“如何配置蒙台梭利日常生活区域”: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套装

   蒙台梭利教室日常生活区域配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蒙台梭利日常区域传统教具是不多的,除了各类衣饰框之外,其他“倒”“舀”“抓”“夹”“拧”等基本动作练习的教具,需要老师们自己根据所学去购置投放。“知易行难”,日常生活区域的教具的选择,考验一个蒙台梭利老师的“功力”。很多老师会为了购买什么样的“杯碟碗盏”投放到日常区而头疼,“蒙联”推出日常生活教具基础配置套装,不用再“淘啊淘”,来这里,淘一淘日常生活区的“杯碟盘碗”吧。

日常教具部配置套装

 


 

日常生活教具选择标准

  日常生活区域的教具,需要老师亲自选购,选择时也要依循标准。由于教具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操作活动的目的,所以每一种教具的选择,教师都需要用心钻研,考虑周全。以下几个方面是蒙台梭利教师在选择和使用教具时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 教具功能

  这项教具操作能够简单地完成吗?它看起来符合美的标准吗?便于孩子使用吗?它易碎吗?如果发生碎裂,它会伤害到孩子吗?操作中教具的指示明确吗?与教具操作本身的意义相符合吗?教具的指示包含了安全性和对孩子尊重教具的教育吗?

2. 错误控制

  采用的教具有明确的错误控制吗?能够促使孩子独立地完成工作吗?能引发孩子的内在自我建构吗?

3. 工作目的

  日常生活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两者之间的协调。对孩子来说,动作的平衡会促进智能上的发育,而且手眼的协调也为他们将来的写字运笔能力,作了“预备”的工作。工作投放的最终目的是“CCIOS”:即专注力(Concentration)、协调性(Coordination)、独立性(Independence)、秩序感(Order)和社会性(Social)。

4. 教师角色

  教具的选择与投放,教师怎样支持孩子学习?本土化教学和环境的社会化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多少呢?

5. 教具的吸引力

  教具能够获得和保持孩子的兴趣吗?教具准备是否充足?是否足够吸引孩子?尺寸是否合适孩子使用?是否精致美观?是否符合蒙台梭利教室的美感氛围?

6. 文化涵养

  能够体现出孩子所在的文化氛围吗?能适应孩子需求的变化吗?是否足以尊重其它文化?

7. 发展感官

  这项操作是否调动孩子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教具的颜色协调吗?质地是否优质?是否足够吸引孩子?

8.安全性

  材料、形状、尺寸、重量适合孩子的能力,并具有安全性。投放到日常区之前,安全性是必须要考虑的。

 

“蒙联”日常生活教具套装

 

教具操作原则

蒙台梭利教具操作演示要考虑到:

 

  1. 明确目标。每次只演示一种活动,目的性要明确。

  2. 细化动作。以孩子跟得上的节奏进行演示,以孩子理解的方式进行演示。要步骤化拆分动作,同时要保持动作的流畅性。

  3. 精简语言。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做演示操作说明。

  4. 符合逻辑。操作教具要按照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左到右,由上至下的逻辑顺序。

  5. 位置适当。要避免镜面教学,教师要坐在孩子的右边,以便孩子观看。操作时,确保教师的手不会挡住儿童的视线,使孩子能清晰看见动作的演示。

  6. 察颜观色。操作时,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反应,观察其兴趣所在。时刻观察儿童对教具的操作能力,知道孩子的需求,并随时做好操作记录。

  7. 适时介入。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孩子进入操作程序。当孩子完全可以做这项工作了,就要离开。当孩子需要时,要马上给予帮助。

  8. 避免干扰。操作教具时,排除任何让孩子走神的物体,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操作。

  9. 充分准备。操作教具之前,教师必须“胸有成竹”,并保证教具完整性和动作的流畅性。

  10. 准确用词。操作之前,告诉孩子明确的名称。

  11. 限定范围。用工作毯确定工作范围,考虑工作毯是否防水。工作毯要单一颜色。

  12. 不批评。鼓励孩子尽可能重复工作,“你操作很好,再来一次吧”,不要因孩子出现错误而批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