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蜜芽动态
- 娃一入园就哭闹?学会这几招,搞定分离焦虑很简单!
金秋九月
又有一批可爱的小蜜宝们
带着对爸妈的眷恋
和对新环境、新朋友们的期待
走进小蜜芽
开启全新的生活啦!
相信每到开学季,很多宝贝和家长就会
陷入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当中
——入园分离焦虑症
入园分离焦虑症 所谓入园分离焦虑症,就是指幼儿进入园内和安抚者之间分离时,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与亲人的分离,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焦虑、不安等情绪和行为。入园焦虑是非常正常、普遍的现象。 入园焦虑表现类型 01 严重哭闹型 幼儿表现: 幼儿来园时大哭大闹,使劲抱着妈妈不松手,进教室后就往地上躺,对来帮助他的老师又踢又踹。 家长对策: 这类孩子入园初期比较常见,家长应调整心态,坚持送孩子入园,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 2 跟随哭闹型 幼儿表现: 幼儿来园时家长抱着,虽然不高兴,但并不哭闹。一来到教室门口,听到其他小朋友在哭,马上就跟着哭起来。 家长对策: 这类孩子比较听话,在园容易受影响,引起共鸣,所以家长每天离园时要有意引导孩子和性格比较开朗活泼的幼儿在一起玩,用同伴积极的因素去感染、带动他们。 03 唠叨不停型 幼儿表现: 幼儿来园时不哭也不闹,每隔一两分钟就自言自语地唠叨:“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一天下来,总是无数次重复这几句话。 家长对策 : 这类孩子比较内向,缺乏安全感,入园初期家长尽量每天准时接送幼儿,使孩子接受并习惯幼儿园的生活作息规律,鼓励和表扬孩子的积极变化,同时也对家长产生信赖。 04 身体不适型 幼儿表现: 幼儿入园后常常不是头痛就是肚子痛,还每天尿裤子,但一回家症状马上就消失了。 家长对策: 这类孩子在园由于不适应,容易紧张,在家就处于轻松的状态,家长不要着急或责怪孩子,要和老师勤沟通,给孩子足够的安抚,不能让孩子产生“只要我说不舒服就可以回家”的想法。 05 矛盾型 幼儿表现: 幼儿来园时很高兴,可等奶奶走了之后却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一天,幼儿病了不能来幼儿园,却在家里大哭大闹非要来幼儿园。 家长对策: 这类孩子心理活动较复杂,克服焦虑时间较长,家长要事先做好稳定孩子情绪的工作,用感兴趣的话题转移他的注意力,以淡化分离焦虑。 06 绝食型 幼儿表现: 幼儿外表很柔弱,也不喜欢说话,谁也不理,到了吃饭时也不吃,就这样几乎“绝食”了近一个月。 家长对策: 这类孩子比较有个性,适应时间长,家长要对孩子的饮食情况进行关注,并进行适当的鼓励教育。并且坚持天天送孩子入园。 07 撒谎型 幼儿表现: 有的幼儿不愿意上学,一说要送园里就开始哭闹,甚至还可能会为此撒谎,如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 家长对策: 幼儿容易受成人暗示的影响,家长要有意识地跟宝贝谈起幼儿园的愉快体验,经常对宝贝传递正能量的信息。 幼儿也容易把想象当现实,家长可以和老师多沟通,这样有利于根据事情缘由,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08 其他表现 怕生、跑出教室、易生病、尿湿裤子…… 家长“五要” 01 保持平静 打破入园焦虑的第一步是父母的心理建设,家长首先要打破自己的焦虑,给自己做好心理辅导,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孩子。 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的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条件。 02 做好准备 利用开学前的这一段时间,帮助孩子在生活上、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帮助孩子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缩短分离焦虑期。 03 适当鼓励 孩子刚刚入园,离开家人一整天,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并给予适当鼓励的话语,同时也可以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04 分享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你认识哪个小朋友了?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成人以平静并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园内的生活。 05 积极配合 园内生活与家庭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园内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与园内保持一致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家长“五忌” 01 一味妥协 今天不送明天送,这是目前新生入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迟入园的时间。孩子哭了,家长很心疼,有时还存在侥幸的心理:也许明天,他能高高兴兴入园呢。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哭,就有可能不用去上学,那么当你再次送孩子入园的时候,孩子的哭闹会变本加厉。 02 刨根问底 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不仅使孩子厌烦,还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因为孩子的情绪是受客观环境影响的,成人的紧张和反常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03 迁就放纵 孩子心里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刚入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迁就放纵”孩子。 04 零食补偿 一些家长唯恐孩子在园内吃不饱,回到家中,各种零食摆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选。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会促使孩子更不愿意吃幼儿园的晚饭,因为每天都有零食做补充,孩子会在园内吃饭的时候“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05 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可以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具体情况。 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如成人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据此,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家长“还可以做的” 分离焦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情况。也是孩子们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在这个关键时期,出现轻微的不适应实属正常现象。只要我们积极引导、提前准备、耐心陪伴,相信适应后的他们会在小蜜芽中如同在家一般自在快乐!